去過兩大球會朝聖加上一場阿根廷甲組聯賽後,旅程竟然剛好能遇上一場南美自由盃,這場阿根廷與巴西球會大戰門票比起沙蘭迪兵工廠對獨立的聯賽更平。
小阿根廷人位於首都中西部,跟市中心有距離,但這支球隊是馬勒當拿母會,球場也命名為馬勒當拿球場。對手哥連泰斯基本上有睇足球都一定識,2012年自由盃冠軍,更在世冠盃擊敗車路士,在接下來的11年南美冠軍都未曾奪得過世界冠軍。


作為南美洲最高水平的比賽,事實上也是世界級比賽,自由盃球隊甚至可能質素好過不少歐冠盃球隊,巴西國腳、曾效力巴塞和廣州恒大的保連奴也在哥連泰斯陣中。不過同上次睇甲組一樣,場波其實幾悶,最終打成0:0。但悶得來,你會見到水平又再比上星期的阿甲再高一級,兩隊基本上沒有任何失誤出現過,只是埋門把握力不好。
今次買飛區域叫Popular Boyacá,原來是Ultras區。全區都是坐席的企位,而且每行很緊密,也很舊式,南美波看台經常見到一條一條的彩帶布原來除左靚仲有用途,大家會企上去看台的欄杆上,拉實彩帶布借力,在欄杆跳舞。全場無間斷唱歌就梗,怕你唔識唱,仲有節奏感超強的鼓隊、trompeta、 trombones。大家一埋位就自動波起歌,唱住歌睇波是一種睇波方式,不是bonus,不需要轉登去推,最少有1/4個球場是被前面企欄桿的人阻檔,但沒有人在介意。
南美洲的節奏感是與生俱來的,不需要學習甚麼,也不會學習到甚麼。再多的文字也是多餘,足球在南美是無法被任何事物取代,而作為生活在一個足球市場與水平低落的地方,也沒有甚麼可以學習到的事。但有幸地在這種在地感、好raw的球場睇波,你會感覺到against morden football原來真是可以在現實發生,庶民、氛圍、節奏、音樂加起來,就是南美足球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