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大年初一必定會到大坑爺爺嫲嫲定家裡食開年飯,然後在屋邨的天台玩或看大人們打天九、麻將。不過有一年,開年飯後跟家人行了一段對小朋友來講很長的路,坐在一群很吵鬧的鼓聲下睇著一支藍色衫和綠色衫的球員跑來跑去。沒有很喜歡,也沒有很討厭,但這是我對足球的第一個印象。
根據事後的資料顯示,這應該是2000年的嘉士佰賀歲盃初賽日本對墨西哥。在接下來的日子,同足球的連結愈來愈多,小學時已經會打開報紙留意碧咸的轉會傳聞,2003年皇馬訪港的比賽更是一件大事情,買在春秧街下了人生第一件老翻碧咸波衫。


皇馬最後以4:2擊敗中港聯隊,在完場前開始留意到那些身穿紅色戰衣的香港球員,那時才知道原來香港都有足球賽事,於是開始追看《體育世界》、《球迷世界》甚至《體壇一週》裡的足球環節。
由於年紀細,對足球世界沒有甚麼概念。最深刻是報紙裡報導外國足球時,對賽陣容下面會寫著哪個電視台會直播比賽,但本地比賽列出的卻是兩場比賽的賽程和收費。原來電視台是不會轉播本地足球,你只能去現場睇波。
在期待又期待之下,2006年終於有機會親身同家人去旺角大球場睇波。去到正門先發現,原來特惠票要在雀仔街買。入到球場已經開波兩分鐘,好不容易才在2區找到位置。這場比賽人山人海,晨曦在四冠王後無以為繼,這季三項賽事皆失利,最終憑安德烈入球擊敗愉園力保足總盃冠軍不致四大皆空。
在接下來的暑假,南華獲挽留後大搞,升上中學之後基本上每個星期都入場睇本地波,亦在Goal3認識了很多睇本地足球的球迷,開始參與打氣團。這一年也買下了人生第一件香港隊波衫,四出打聽下才在波鞋街興發找到一件香港隊Adidas作客球衣,當時這件波衫賣$320。
香港足球不是最後香港球迷歡迎這件事,其實在睇波大約半年之後先知道。入場觀眾一次比一次少,寒冬下在冷冰冰的球場,總要去大鐘旁邊的小食檔買碗公仔麵保暖。Goal3 這個平台有各式各樣的球迷提意見,甚至落手幫球隊做網頁,那時候我在也Yahoo 開了一個「香雪晨曦球迷Blog」,將球隊的新聞C&P上去。後來用家裡的DV機(行DV帶)開始拍攝晨曦比賽的片段和訪問,放在當時剛剛興起的YouTube。



香港足球的關注者不多,但亦因此只要你肯做少少事情,就可以在圈子裡帶來一些影響。可能是正面,亦可能是負面。但對「球迷」這個群體來講,最核心的事情還是在看台上為球隊打氣。
2009年10月港隊在大球場迎戰日本隊,為了遷就日本的電視直播時間,足總竟答應將比賽提前至18:30開波,由於比賽在平日進行,很多球迷都未放工放學。當年讀高中的我有一科選修課老師經常留堂測驗,而這個比賽日也不例外,我向老師提出能否安排小測改期,老師說除非全班同學都願意,否則不會改期。最後花了很大力氣游說全班同學,將小測提早在午膳時間。
那天在書包一早放上波衫和波鞋,一落堂馬上衝到大球場,平時打氣團誰駐的107區收費提升,我們只好在北看台聚集。比賽前Goal 3已經有post話要「捉港奸」,見到身邊一個又一個講廣東話、著日本波衫的香港球迷,再見到對面南看台強大的作客球迷Ultras Nippon,我們還是很努力、盡力發出支持香港隊的聲音。
我們還是輸了。那時香港隊幾乎每一次都輸波,有時我會問,是不是我們叫得不夠大聲?是不是打鼓打得不好?是不是球迷不夠多人,才令到球隊沒有動力跑多步?為甚麼日本隊出外打一場波,球迷可以坐滿整個南看台?
那個年代香港隊的支持者不多,但出外比賽還是偶爾有球迷會跟隨,身邊很多朋友都去過澳門、台灣和日本,在這場比賽一年後,也有很多球迷在廣州見證了港隊歷史性打入亞運十六強。那時心想,如果我都可以去作客,希望自己的群體也可以成為像當日作客大球場的日本球迷一樣,震懾到主場的球隊和球迷。
這個願望在中學畢業後終於實現。2012年以往活躍在Goal3的TPOHK重新組織起來,其中一件觸發點,是旺角大球場重開香港對俄羅斯友賽一役,大會安排培正中學的師生為俄羅斯打氣,引起了聚集在旁邊的港隊球迷不滿,更與帶隊的老師鄭景亮口角。
當時足總的不作為、對球場零推廣的態度,令香港隊一眾球迷認為,我們只能靠自己去推動與香港隊相關的事情。於是開始訂造新旗幟、造頸巾、與足總商討劃出打氣區等。


在任職旅遊界朋友的安排下,組織了上惠州睇第35屆省港盃的打氣團。當時Google form仍是新事物,好不容易才收齊人開團,記得當時一大清早坐火車到落馬洲過關,球迷登上兩部旅遊巴一行五六十人浩浩蕩蕩去惠州,有年輕人、有中年人、亦有阿伯。
那位導遊朋友在旅遊巴上,扮平時開工的語氣開咪:「各位,歡迎大家參加今次惠州旅行團,大家都知惠州好多旅遊景點例如西湖呀、水東街呀……通通都不去,我們今日食完飯就直接去奧體中心!」
在這場省港盃第一次見識到球迷使用pyro(很快就被沒收),也見到鮮艷的廣東隊旗幟。最終香港隊球迷在惠州的聲勢浩大,最後也為港隊帶來最終勝利,首回合落後一球、次回合追平下以互射十二碼擊敗廣東。
之後TPOHK的旗幟和鼓聲在亞洲各個球場響起,但我卻要在這場省港盃五年後,才第二次隨香港隊作客。
所以故事在這裡才準備開始。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