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場未開始已經結束的球賽,細看與女足球隊投放資源毫不匹配的比賽環境
足球作為香港最受歡迎的運動項目,女子最高級別的甲組聯賽及足總盃大多數賽事均只能在公眾球場或FTC舉行(港會主場賽事除外);公眾球場的使用率高令到草地損耗嚴重,個別比賽場地質素可能不及訓練場地。
高地之下
不丹隊在主場擊敗香港,是球隊加入FIFA後歷史上第九場勝仗,亦是這支世界排名184的球隊,首度擊敗世界排名150位以內的球隊。完場後不丹球員沮喪地攤在場上,他們賽前應該下定決心想追平。雖然未能取得出線資格,但表現令現場5300位不丹球迷感到自豪,以揉合當地藏傳佛教、宗卡文化的口號為球隊吶喊。
四強之前:安達臣的雨傘、旺角場三百位觀眾
不過也正正是在這樣艱難的情況、緊拙的資源下,代表隊仍能交出令人振奮的表現;而在一眾球迷的心裡面,香港足球仍然值得在完成一日辛勞的工作之後,作為自己工餘課餘的一件事情。香港足球並不是一無是處。在一切事情發生之前,讓我們輕輕描述下在亞運會前的香港球圈發生甚麼事。
到底我們想向社會傳遞怎樣的內容?
與其再花心力批判某些口中已無價值的總會、或者實現在這一代球迷眼中根本未見過的「盛世」,倒不如在觸手可及的範圍裡,以莊敬自強的態度,呈現我們視野內香港足球的風景,連結不同性別、族群及階級。讓香港足球進入和呼應香港人的生活裡,這是我的編輯方針。
關於那位送外賣的足球員,以及在此之前及之後沒有被看見的故事
在過去我們聽到太多「香港足球就係咁黑暗啦」?那具體的黑暗是甚麼?做錯的地方又是甚麼?做好的地方又是甚麼?與其和稀泥地去接述,我們需要更具體和清晰地表達「到底發生甚麼事」。運作、支援OneTwo.hk的朋友,對香港足球始終抱著盼望,但再多的書寫也不會改變現實,單純的盼望也無補於事。所以在撰寫文章之外,我們需要更直接地上最前線去認知問題的因果。
我們在此相遇,成為彼此生活的總和
即使沒有很大的「意義」,香港足球仍然是很多人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港超聯仍然是很多人耗盡畢生精力追逐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