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支專業的足球隊,除了教練團隊和球員之外,還有很多很多人日以繼夜去付出,才能成就每一場賽事、每一個被大眾看見的時刻。而在代表隊裡面,代表隊代表隊經理可以說是球隊在教練以外另一位靈魂人物,教練團隊主理場上的訓練、戰術方針,而經理及行政團隊則處理白界線外一切事宜:球員外出比賽的簽證、球隊行程安排、集訓計劃、裝備管理,由協助主教練安排友誼賽對手、召集代表隊成員,到球員訓練後要用幾多冰塊和波衫波褲的清洗,事無大小都跟經理以及他的團隊有關。
到底香港隊能否面對更有趣的對手?港隊的集訓是如何安排?為甚麼某某球員還未能入籍?現任男子代表隊經理陳正德(Graeme)能夠回答所有與代表隊有關的問題,同樣地他亦無法回答所有與代表隊有關的問題。不過我們可以通過這位去年上任的經理,窺探代表隊的運作日常。
在擔任代表隊經理之前,陳正德曾經為流浪服務、亦曾經短暫足總任職足總公關部門。陳正德過長期以自由工作者身份接案,亦擔任過足球經理人,經理人生涯代表作是協助余在言取得一次在日本試腳的機會。此外,他亦曾出任港隊新聞官(Media Officer/MO)、為足總擔任作客球隊的聯絡主任(Liaison Officer/LO)。以MO身份跟隨港隊工作期間,由於港隊隨行人手有限,在為傳媒提供內容以外,經常落手支援球隊其他工作。



作客
「LO的工作就是要接待所有來港作客的球隊,像一個地膽一樣帶他們去酒店、去球場,在過程中,發現照顧球隊的工作十分有趣,如果不是做過LO都不知道一隊波作客時有如此多事情要處理。剛好當時輝哥(上一任經理廖俊輝)退休,於是我就經公開招聘應徵這個崗位。輝哥和前任經理司徒文俊都是球員出身,而我則是一個素人,可能足總也需要一些新元素帶入去而決定聘用我。」
陳正德上任後首個工作,就是要安排亞洲盃外圍賽作客行程及事前的集訓,由於當時疫情嚴峻,本地聯賽停擺,球隊需要在參賽前舉行集訓操起狀態,而過境時亦要準備檢測報告:「雖然過去已經在輝哥身邊觀摩已久,但單靠他的天書並不足夠。尤其當年情況很險要,行程跨越三個國家,先去泰國集訓、繼而在馬來西亞一場友賽、然後才前往印度,除了安排簽證和機票酒店,還要安排額外還要準備三個國家COVID檢測文件、健康證明,工作量是幾何級上升。」
陳正德要在出發前安排好整個集訓的行程,以及處理好各項簽證、文件等,在旅程期間則要和團隊通力合作,幫球隊處理各種物資如清洗球衣、準備飲用水、冰塊、食物、醫療及訓練物資。每場比賽前,要預先幫球隊探路,安排最理想的行程,以及簡報球場情況。例如在早前作客不丹的賽事期間,陳正德與團隊預先在球場視察後,認為球場更衣室環境不理想,建議球員返回酒店才沖涼,教練及球員亦遵照此安排。
「開賽前後固然忙碌,比賽期間坐在後備席上,不斷在擔心軍醫的物資是否足夠?完場後又怎樣離開球場?明日夠時間去機場嗎? 回程機票處理好嗎?交通會暢順嗎? 機場辦理登機手續或出境會順利嗎?……坦白說,自從入職以來,從來沒有享受過任何一場代表隊的比賽,因為每場比賽前後,球場內外,當中所牽涉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友賽
陳正德上任至今都與安達臣教練共事,事無大小都會跟他緊密合作之餘,亦要根據教練的方針去安排各種集訓和賽事。其中約戰友誼賽(排波)是近年代表隊經理需要負責的工作:「以前做LO時接待過很多有趣的球隊如黎巴嫩、北韓隊,連同從事經理人期間建立了亞洲足球圈的網絡;同時相比以往由競賽部安排對手,我能直接尋找適合主教練的需要的對手,安排行程上也較得心應手。」
「每當有國際賽窗口時,教練可能會拋低一個簡單的概念,例如說想約戰緬甸,但緬甸也不一定能跟你比賽,你就要根據這句話去尋找相似的對手。在9月的國際賽窗口,我們本身安排跟土庫曼打友賽,誰知在世界盃抽簽時,得悉晉級的話第二圈港隊就會遇上土庫曼。抽簽後不夠兩分鐘,我們和對方足總就在電話裡將花了一個月時間部署的友賽取消。」
「接下來馬上要找一場比賽替補,我們在第一圈的對手是不丹,跟教練溝通過想要怎樣的比賽後,馬上在向東南亞其他國家查詢,有些國家應機、有些已讀不回,就像將自己掉落公海,友賽的對手都是先到先得,最終很快收到文萊足總答覆成功安排這場比賽,整件事也不過是兩小時內的事,那兩小時完全沒有放低過電話。」
在網絡上經常有聲音認為,港隊應該與更多不同地方的國家友賽汲取經驗,像最近泰國隊就約戰了兩支東歐國家隊,看得港隊球迷心癢癢:「教練安排的每一場比賽都有其作用,不單純是有檔期就安排落去。而且更重要是,對方又有沒有需要同香港隊友賽?」
「當你好好認識自己,就不會做無謂的幻想,巴西、阿根廷可能在天價戲金下會願意跟你踢一場不太有競爭性的比賽,任何有Self-respect的球隊都會想挑戰比自己稍高的球隊,日本、南韓甚至卡塔爾、烏茲別克已在正式賽事多次撃敗港隊,很可能不會將我們列入考慮範圍內;相對而言,下風球隊就要去想自己有甚麼強項可以sell人。早前去卡塔爾開球隊會議時,有機會跟亞洲盃參與各國的足總接觸,你要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例如對南韓隊來講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外流球員和本土球員要來港並不困難,如果他們想在亞洲盃前試試陣可能會是不錯的選擇。而對港隊來講,南韓即使派二線隊,都已經是很不錯的對手。」
「我們要面對現實,港隊可能是整個亞洲盃相對較下風的一隊,你要知道自己的定位是甚麼、同時又要平衡和符合教練的思維、也要考慮這個國家或地區是否容易去得到。這其實跟你推銷商品很似,要不斷思考自己的優勢、有甚麼東西可以給到別人,自己同時有所得著,達致雙贏的效果,對方才值得跟你打一場波。」


團隊
陳正德的職銜是代表隊行政經理,而球隊亦有一支行政及裝備團隊處理物資、各種文件,相對足球資源較豐富的國家隊,港隊的支援團隊規模很細小:「去年東亞盃比賽完之後,我們在機場遇上南韓隊,他們單是物資已經四五十箱、後勤團隊近二十人,他們跟我們打招呼時,很驚訝港隊只有幾個人,我們也只有苦笑的份兒。但大家沒有睇低自己,港隊無論在本地還是外出都經常遇到很多問題,大家都會用盡方法去成就件事、令安達臣可以好好地帶隊出外比賽。」
這種態度也體現在他們為入籍球員申請特區護照事宜:「代表隊和總會在能力範圍內同入境處保持緊密溝通,只能說入籍球員每一個個案情況都不盡相同,各自都有問題需要解決,我們花很多時間跟部門溝通。在最近的案例裡,最感動的不是成功deliver最適合的球員給安達臣,而是因為工作經常碰頭的入境處人員們,在事後自己買波飛入場觀看港隊比賽。」
「有同事的小朋友出世幾年來都沒有陪過他過生日1、八號風球走上佛光街2處理球員的簽證……我們的付出是有血有肉、問心無愧的,對於團隊只有無盡的感恩。」
港隊56年來首度晉身亞洲盃決賽週,陳正德早前已到卡塔爾召開球隊會議,亦正在準備賽前的集訓及友賽安排:「這是港隊近十年甚至二十年來最重要的比賽,事前每一項準備功夫都十分重要,我們沒有看輕任何一件事情。對我們行政和裝備團隊來講,球場上的比賽是球員和教練的比賽,白界線外所有事情則是我們的比賽,壓力不比他們小。在香港,無論你支持甚麼球隊,都會跟香港隊扯上關係,作為代表隊經理不僅是對教練和球員問責,也要面對球迷,我們沒有浪漫化所有事情,我自己都是球迷,所以我們每件事都有努力做好去回饙球迷。」
DNA
身在足球總會工作壓力不少,面對外間的批評有時一言難盡;加上一個世紀之前「亞洲足球王國」的招牌,成為一代又一代香港隊的包袱,無論球隊贏下或輸掉重要比賽,都牽動著球迷的情緒:「香港隊有甚麼資格可以認為自己贏梗任何一隊?此刻香港隊位處世界排名148位,任何對手我們都無資格說穩贏,這就是我們的DNA。只有認清自己的現實,才可以向前走。」
「球迷付出自己辛苦賺來的血汗錢買飛入場睇波,他們永遠有權對球隊表現作出評價,這是球迷與生俱來的權利。但這改變不到自己對香港足球的歸屬感,香港足球和香港隊都在我生命佔上很重要的位置,我對香港足球和香港隊只有無限的感恩。而且我很相信,當你全情投入的時候,香港隊一定會對你有所回饋,當你對香港隊感到失望時,他們又會打場好波給你新的希望。有時做到半夜三更都試過情緒崩潰和絕望,但捱過了就有希望,團隊裡亦互相支持,這也是推動我們動力,關關難過關關過。」



「我不想用『打仗』去形容我們的工作,尤其在現在世界上有很多人真實地面對戰爭帶來的苦難,這不是一個應該輕易使用的詞語。只是每個旅程都有其困難,互相支持下才能成就球隊和每一場比賽,無論結果好與不好。坦白說,即使球隊內部、個別球員有時都會對我們的工作有懷疑。但隊中的領袖如葉鴻輝、黃洋、艾里奧、羅梓駿、胡晉銘、孫銘謙等,還有安達臣教練給我們credibility去帶球隊一齊行,對於作為素人的我們,得到球隊領袖的信任,就是我們工作最大的回報。」
「而包括但不止於上述的幾位球員,在我們團隊眼中,他們就是充滿港隊DNA的球員。黃梓皓,我夜晚11:30打給他說教練想補選你,距離上機時間12個小時都不夠就要去不丹比賽。他二話不說就答應,半點懷疑都沒有,唯一的問題就是你想我幾點去機場?伍瑋謙,去年在印度打外圍賽,三位門將都同時不舒服,我打電話返香港說需要他候命,然後接下來,在我每日幾個電話來回引導、支援下,他獨自去領事館申請簽證、上飛機、放下手上一切的事情來到印度報到。」
「這些事情可能沒有很多人注意到,他們也不一定是最好波的球員,不過他們一心只想為港隊效力、誓死相隨,不會問你可以給予自己甚麼,只講求自己可以為球隊付出甚麼,他們也是香港隊的DNA。正正因為有這些球員存在,香港隊仍然值得大家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