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數球壇近年最具代表性的球員,標準流浪隊長林嘉緯定必榜上有名。出色的護球能力與腳法令到對手後衛難以搶截、無數福至心靈的精準傳送為隊友送上助攻、招牌左腳遠射及罰球令不少守門員聞風喪膽,以上種種表現亦令到一場80元的波飛值回票價。
第21年出戰職業賽事,見證千禧年代初冰河時代、羅生時代小陽春、港超聯誕生、2015年世界盃外圍賽等球壇大小事。代表港隊上陣51場國際賽取得9個入球,亦是上屆亞運會的主力球員。林嘉緯距離掛靴的日子已經不遠,能夠欣賞他踢波的機會可謂睇一場、少一場,在這個時刻讓我們回首這位天才中場的足球生涯。


右:上季為流浪上陣,身後港會18號球員是積施利 (標準流浪提供)
因緣際遇
小時候跟爺爺嫲嫲一齊居住,在石硤尾屋邨成長的林嘉緯對足球情有獨鍾,一有時間就會到樓下球場日踢夜踢,而且很有天份:「樓上有個哥哥當年踢西貢青年軍,有次他說球隊不夠人練波,問我有沒有興趣一齊去踢,於是就跟他去接受正式訓練,參與當時的初級組青年隊,那年大約是中一。」
「跟操都不過是幾星期,西貢高級青年隊出去比賽時剛巧缺一個人,於是教練就叫我去落場,對手是當年青年軍實力很強的流浪。我在這場比賽入了兩三球,完場後Philip(李輝立)立即走過來,說我踢波像鴨仔一樣彈來彈去,問我有沒有興趣來流浪。」
2000年代初的香港足球處於冰河時期,林嘉緯讀到中三之後就離開校園,與流浪簽下首份職業合約,出道首季馬上外借到花花:「當時的聯賽只有七支球隊,雖然人工也不高,但細個時不會很計較,家人亦不算很反對,尤其爸爸年青時因為工作放棄了踢職業的機會,可能因此也很想我去試下吧。」
當時香港球市低落,一場波可能只有百餘人入場,很多有潛質球員出道兩三年馬上就要為生活轉行:「當時僅僅17歲就開始在甲組隊踢正選,但聯賽競爭性不太強,頭幾隊自己爭、尾幾隊一開季就等收league。所以我很好彩,很快就遇到黎sir(黎新祥),他給我很多機會,由U16的青年隊、到U23的奧運外圍賽,所有比賽都會選我入港隊。以往在球隊多數踢邊路位置,他就鼓勵我去試中場中的位置,觸球機會多很多,進步也很快。」



Tiki-taka
在球員生涯早期已經累積到大量比賽經驗,適逢羅傑承重新入主南華準備大搞,球市開始走出冰河時期,各支球隊紛紛招兵買馬。2008年林嘉緯由流浪轉投傑志,首年在智利教練摩蘭奴帶領下成績普通,翌年傑志聘用西班牙籍教練甘巴爾,帶來全新的打法。
「甘巴爾來到之後,主張打地面組織和猜傳不停走位的Tiki-taka戰術,這對我來講有如度身訂造一樣。在早期操練時,已被告知他將會以我為核心去組織球隊,起初都有些懷疑,因為很多外籍教練都很主張用外援做派牌工作,他們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都會是核心,這情況下有些外援會喝你要畀波他,就算位置不太好,球員都會很習慣畀波外援,很多球隊都沒有空間接受失敗。」
「但甘巴爾對本地球員和外援都是一視同仁,而且很有耐性去執正球隊在戰術執行上的細節位。我自己亦不容許自己成為配角,就算是外援球員想要波,我自己控球時都要判斷他的位置是否有利才會傳送。這種踢法對團隊合作要求高,所以慢慢會令球員都不能太個人主義,隊內的氣氛十分好。」
「記得有次去中東集訓,上半場比賽竟然已領先三球,你見到對手的臉容是很生氣、很煩躁,因為我們猜到對手完全無法觸球,當時都有點不敢相信,香港的球隊都可以打出這種水平。這種踢法既實用又有觀賞性,球迷都會開始見到轉變,球員的信心亦大大加強,甚至信心大到行出去已經會感覺球隊一定取勝、只是等幾時贏波。」
傑志的Tiki-taka在2011年修成正果,在聯賽煞科戰以7:2擊敗港會奪得47年來首個聯賽冠軍,林嘉緯當屆亦成為華人神射手,傑志其後亦以這種踢法橫掃本地球壇,亦為林嘉緯帶來大量難忘時刻:「幫傑志攞冠軍是一定最難忘了,尤其當時同盧均宜經常被說是二奶命。另一個是對曼聯的表演賽,那是一場全場爆滿的賽事,在卡域克面前射入那個世界波……當時其實我呆了兩三秒都不知道入波,是隊友走來贏祝、然後又聽到全場的歡呼聲,先知發生咩事……在香港踢波有幾可會在全場滿座的情況下,還要入世界波?」


「另一場是2017年亞冠盃外圍賽對河內TT,當時在傑志已經不是必然正選。而這場波因為外援上陣限制,在連續很多場無上陣的情況之下獲安排上陣踢足全場。在加時下半場最後一個罰球,本身戰術是外援在禁區內頂波、我負責防守,但望到mark我的球員好像發呆一樣,於是自己都走入去衝頂,入波之後又是兩三秒先意會到,所以很多事情可能都是整定的。」
擦身而過
隨著年紀漸長,為求更穩定上陣機會離開效力十季的傑志,輾轉效力過東方及富力R&F,2020年富力突然與他解約、球隊其後更宣告解散:「當時真是有點擔心,因為多年來都沒有想過自己會差點失業,這時流浪主動聯繫了我,他們也說如果其他隊有更好offer也不介意我走,但流浪的大門永遠都會為我打開。我自己是傳統的人,來到職業生涯尾聲都會想好頭好尾,所以就返來流浪。」
林嘉緯職業生涯高峰必定是效力傑志十年期間,除了為球隊贏下無數錦標、出席多項亞洲賽及港隊國際賽賽事,期間更收到泰超球隊開出合約:「2011年斷腳養傷期間收到甘巴爾電話,說有一支泰超球隊想邀請我加盟——不是試腳那種,是直接想簽我,當時完全無聽過這支球隊是甚麼來頭。」
「那個年代不是很流行外闖,自己一個出到去可能要獨自面對很多問題,加上自己仍要養傷,考慮到自己比較熟悉香港和傑志的環境會比較安心;另外是擔心自己康復後未能回復最佳狀態,如果出到外面如果表現不好,可能會影響整個香港足球給他人的印象,所以連offer都無問就拒絕了。」
「康復後有一次出外踢亞協盃比賽,在酒店電視無意中見到這支球隊跟日本球隊在亞冠盃比賽,才知道原來他們是這麼厲害,他們就是九屆泰國冠軍武里南聯(Buriram United)。」
與外闖機會擦身而過為足球事業留下遺憾,來到職業生涯尾聲回歸母會流浪,以隊長身份帶領隊中年輕球員衝鋒陷陣,上季奪得聯賽第三名、今季再戰亞冠盃外圍賽:「以前很可能很多時只見到自己,現在的目標就是想成隊波好,也希望可以幫到年青球員。」


當年黎新祥認為林嘉緯是已故港隊中場指揮官蔣世豪的接班人,林嘉緯的職業生涯經歷香港足球不同年代的踢法轉變,尤其通過技術型中場球員盤扭與派牌創造機會的時代,已被體力化、高速攻守轉換的踢法取代。林嘉緯有感像他一樣的傳統10號球員已經沒落:「畢竟年代不同也不能直接比較,現在主流的足球不一定需要像我一樣的指揮官,所以說要接我班也不一定是件好事。」
尾聲
現在林嘉緯的工作重心放在教練工作上,並與拍擋盧均宜成立足球學院培訓新秀並參與青年賽事。雖然已跟流浪續約一季,不過他坦言很難兼顧:「如果只是踢職業可能踢多三四年都沒問題,但一要兼教波就很吃力,每日日頭操練完、夜晚去教波,試過連續兩個月都無過放假,當然球隊有需要的話仍會繼續踢,只是這樣真在不太享受。」那今季會是他最後一個職業球季嗎?「我不知道,上季我都以為會是最後一季,然後今年還有機會再踢亞冠盃外圍賽,所以所有事情都話唔埋。」
教波之後見盡不少年青球員,林嘉緯認為本地年青球員普遍信心和動力不足:「有時很不明白,不是喜歡足球才做職業球員嗎?年青球員要對自己有要求,尤其香港的聯賽你取得一時三刻的成功,都不代表水平很高。我直到今日對自己每一腳的要求仍然很高,傳送的尺寸、位置每一球都要用心去判斷。其實技術不好都不重要,但有時在我的年紀還跑得比他們多,這就很有問題。」
二十幾年職業生涯的成就,令他在場上被踢跌後會總會被對手主動扶起、不看本地足球的球迷都能叫出他的名字、不少年青球員在訪談裡都會視之為偶像。林嘉緯謙遜又不失自信地認同與接受「球星」的稱呼:「這不是自大,廿幾年來一路有所累積,能夠獲得這種稱呼,都算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吧。」

Profile
姓名 | 林嘉緯 Lam Ka Wai |
位置 | AMF |
擅長腳 | 左腳 |
出生日期 | 1985/6/5 |
職業球隊 | 澎馬流浪(2002-08) ➜花花(2002-03) ➜傑志(2003-04) 傑志(2008-18) 東方龍獅(2018-20) 富力R&F(2020) 標準流浪(2020-) |